2013年7月1日星期一

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论

政治学方法论指研究政治现象过程中,采用的原则、程序和技术方法。无论古今中外,政治学方法论可以区分为归纳法(inductive approach)与演绎法(deductive approach)两大类。前者是由经验观察,从个别事例出发,达到一般性,进而找寻模式与通则得出结论;后者则强调透过概念分析与思考过程,从預期模式中导出结论的价值。

东西方政治学方法论的演变

中国古代的政治研究,也兼有经验与思辨这两种方法论。具体的仁、礼、法、道、势、术、义利之辨、夷夏之防、君与臣、君与民等领域的研究,对世事、布政、伦理、纲常的研究,更多带有历史经验的特性,例如先秦诸子学说,贾谊的《过秦论》、晁错的《削藩策》、恒宽的《盐铁论》等。至于论证“天人合一”、“天人感应”对政治起的作用,就具备思辨的特性。相对西方而言,中国更注重实用理性,导致政治研究没有发展成独立的学科,传统的方法论经历几千年不变,极少创新求变。

西方政治学方法论在历史演变中,同样地思辨和经验两类研究取向,贯穿着整个发展过程。古希腊大哲柏拉图在《理想国》中,以“善”的理念演绎理想的城邦制度,体现着思辨的方式;而他学生“西方政治学之父”亚里士多德的《政治学》,则是对100多个希腊城邦政制进行归纳、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,提出他理想的城邦制度,体现了经验的方式。

随着西方政治学的发展,这两种研究取向,各自萌生众多不同层次的研究方法。尤其是进入20世纪,政治学方法论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变革。

首次变革发生在上世纪20、30年代。当时的政治学者认为历史研究法,过于注重分析原始的历史文献,注重法律文件和正式的政治体制比较,因而有明显的局限性和滞后,难以解释复杂生动的政治现象。在这一时期,现实主义的方法得到提倡,它主张走出图书馆和历史档案室,到实际政治生活去体验政治变迁。同时,科学主义思潮也使它采用更严格的方法和程序促进政治学研究,鼓励多学科之间的渗透和新的研究方法的产生。

第二次变革发生在二战后的50年代,行为主义政治学产生,并迅速成为政治学研究的显学。它强调纯科学、规则性、验证、技术、数量确定、价值中立、系统化和一体化,试图使政治学成为一门不仅能解释,而且能预测政治现象的学科。这些主张导致当代政治学,日益突出研究方法,研究方法不断推陈出新,寻求新的理论模式和方法。

资料是研究的内核,可以是新事实或新数据,也可以是旧数据的新组合或新处理。资料收集方式不外用量化或质化研究法。至于研究者最终选择何种方法,或两者兼用,那要视研究目的与需求情况而定,再设计一定的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,把研究对象的各项变量纳入理论框架中。

量化研究法:强调客观中立 


19世纪以来,由法国哲学家孔德创立的“实证科学”兴起,强调人文学科应向自然科学看齐,研究者必须秉持客观中立的态度,采用逻辑与科学验证方法,解释过去与现在的政治经验及现象,还要能建立普遍适用的通则,预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。由于讲求将经验现象,化为重复检证的客观数据资料,故称为“量化研究法”(quantitative method)。

量化研究是微观政治学(micro politics)的主要方法论,探讨政治系统时从个体出发,以个别政治行动者(political actor)为基础,强调实证性之分析研究,其主要研究途径包括:社会心理研究途径(social-psychological approach)、精英研究途径(elite approach)、权力研究途径(power approach)、角色理论(role approach)、博弈理论(game theory)、公共选择(public choice)等。

量化研究法的工具性方法,包括统计分析、案例分析、实验研究、模拟研究、调查法、预测分析、内容分析、因素分析等,主要来自行为学、统计学、数学、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。用严格的规则收集、处理和分析有关政治现象的数据和资料,強调其代表性、抽样方法、测量、因果关系等的操作与分析过程,进而归纳出政治理论与学说,通过设定之关键变数指标,找出可比较的个案,减少这些个案之间的共通特质范围,再将可比较之个案予以极大化,用统计方法建立规则性及预测性。

研究过程:抽样 - 意见调查 - 统计 - 解释资料 - 建立模型或理论

量化研究的优点是将原本难以捉摸的概念,量化为可操作的变项,便于研究与分析,因此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的民意调查。例如调查近来新加坡大学生的政治态度(立场与投票行为)。可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、满意、普通、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五个指标,再透过问卷调查收集抽样资料,再将收集的答卷,以1分至5分的数字输入电脑,透过统计软体分析得知结果。

量化研究虽然强调以客观中立的态度与科学方法,可是这样的研究方法,排除不可量化的资料,导致结果无法回答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,也无法解答重大的规范性政治问题,例如台湾究竟采取何种宪政体制较佳(总统制、内阁制或双首长制)。此外,重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所处的情境、心理过程等的质化研究也不可偏废,这反映在資料的误差、无法保证访问的品质、封闭性的问卷题項,与谬误的因果关系等统计方法的缺陷。


质化研究法:强调分析与诠释

质化研究
(Qualitative research)指非统计程序或量化方法的任何类型研究,目的在于发现原始资料之间的概念(concepts)和关系(relationships),组织成理论性的解释架构(theoretical explanatory scheme)。透过所欲研究对象或现象的接触与观察,深入调查历史、文化、社会背景与根源,以思辨方式演绎政治学说,诠释政治现象发生的情境与过程。该研究不强调中立客观,反而以参与观察、深度访谈、焦点团体等方法,记录研究对象的生活情境,达到深入探索的目的。 

质化研究是宏观政治学(macro politics)之主要方法论,研究焦点集中在政治的整体结构、观察和理解政治权力的配置。内容包括政治生活的秩序与整合、政治资源的动员与分配、政治制度的创新与演变等问题。

质化研究的主要研究途径有:团体研究途径(group approach)、系统理论功能分析(system theory and functional analysis)、政治文化研究途径(political cultural approach)、沟通理论(communications theory)、政治发展研究途径(political developmental approach)等。
方法论源于人类学(田野记录)与社会学(导引式交谈、开放式问题、非正式性的探测),以及来自哲学、系统学、组织学、公共行政学、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工具。 

质化研究方法论的类型和资料收集方式有:(1)文化描述(description): 采取俗民志(ethnography)方法论,以参与观察、访谈、文件分析为主。(2)现象理解(understanding): 采取现象学(phenomenology)方法论,以深度访谈、生命故事访谈观察、文本分析为主。(3)意义诠释(interpretation): 采取符号互动论(interactionism)与诠释学(hermeneutics)方法论,以非参与观察、文本分析、访谈为主。(4)理论建立(theory building):采取札根理论(见注)方法论,资料收集以观察、访谈、文件、问卷调查为主。(5)批判行动(action):资料收集以文本分析、生活访谈、观察多元方法(质性和量化)。(6)建构改变(change):采取建构论(costructivism)或叙述(narratology)方法论,资料收集以叙事访谈、建构方格、观察多元方法(质性和量化)。

研究过程:知识背景 - 深入观察 - 资料理论化 - 修正原有理论(必要时)

譬如说,想了解中国大陆环保组织,研究者必须先了解大陆环保意识崛起与演进的背景,然后进入大陆实际采访环保组织社工,观察生活状况,以既有理论架构拆解分析实际访谈与观察所得,再对既有理论进行比对与修正。

当研究对象不可计量,质化研究能完整地呈现研究对象行动的原因、过程与背景的全貌,适用于深入较小领域如社区和组织,使用规范性主题,例如:选举对少数族裔是否是项合乎正义的参政途径。然而,研究者经常带有先入为主的理论架构,被质疑为不够公正或带有偏见,缺乏客观判断的准则,例如可信度、有效度的问题。


结论

总结而言,量化研究以简单的数字,形成数学模型或通则,清楚表达概念间的因果关系,有化繁为简的功效;但对于无法计量的独特情境与发生过程,则有赖于质化研究的方式,去取得资料再进行诠释,两者是可以相辅相成,并行不悖地。



注:札根理论(Grounded theory)经由系统化的资料收集与分析,发展出暂时性验证过的理论,而不是先有理论再去证实;先有待研究的领域,然后由此萌生概念和理论,研究时将资料与既有理论进行比对,不符合处则可修正理论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