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期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,以构成万事万物的材料作为本原,体现他们朴素的宇宙观:即本原并无定形,万物从本原自然诞生,经生灭变化后又回归本原。所以本原既是一切又什么都不是,没有任何规范性,这和中国先民创造的“太极”概念非常相似。
当哲学家们用无形的本原,解释万物流转变化时,知识的问题开始突出,现时的事物未必适用于未来,凭人类感官经验,无法求出普遍的真理或知识。于是,他们提出两个极端的主张,使得自然哲学的研究陷入僵局。
以弗所学派: 一切皆流,无物常住
以弗所学派(Ephesus School)创始人赫拉克利特(Heraclitus),表面上看似继承传统的本原论,还不如说他选择以某件实体,说明其所代表的“变化”例如“火”,只有感官能认知的现象,才算是真实投影的唯物主义哲学家。
赫拉克利特曾说:“我研究了我自己”,他的认知范畴并不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(尽管他的书称为《论自然》),而是针对人类的心灵,提出避开凡世的人为因素干扰,才有可能潜入到灵魂深处。当不强调人个性的区别,人际间的相似度便会提高,本象才能突显出来。
除了“火”是诸元素中最精致及最接近无形的事物外,赫拉克利特更因火兼具“运动者“兼”促动者”的双重角色,得出“万物皆由火生又复归于火”的结论,这明显继承自米利都学派(Milesian school)学者阿纳克西曼德(Anaximander)的“无限者”(apeiron)概念。他在其本原论基础上,提出以下的哲学观点:
(1)自然法则
赫拉克利特认为宇宙本原是永恒的活火,这个秩序井然的宇宙,既非由神也非人力所创造。宇宙本身就是自身的创造者和设计师,其运作受自身的“逻各斯”(logos,即“自然法则”)限定。“逻各斯”属于尺度、大小、分寸等度量衡上的比例关系。他这个主张,可说是继承和融合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(Pythagoreanism)的思想,也开创后世系统科学里的“自组织原理”之先河。
赫拉克利特主张一切皆师法自然,“逻各斯”不仅是客观世界的规律,也支配着人的主观世界,但它非常隐蔽性,人们随时遇到又视而不见。判断人们拥有智慧与否的衡量尺度,就是能否认识“逻各斯”,即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。因此,博学多闻的人未必就是智者,他们只是见多识广,掌握广泛的感性知识;有智慧的人按照真理行事,懂得驾驭事物变化的真知灼见,这就提出“感性认识”和“理性认知”两种不同能力的命题。
赫拉克利特主要是反对传统的宗教仪式和偶像崇拜,把“神”物化为“逻各斯”,颇类似中国道家学派的“道” ,可说是西方思想史上最早把宗教哲学化,把“宗教的神”改造成“理性之神”的哲学家,从而为哲学脱离宗教跨出一大步。可惜的是,他并没有划清哲学和宗教的界限,以至后期希腊化时期的斯多亚学派(Stoicism),重新定义他的“逻各斯”为“宗教的神”,最终演变成基督教义“太初有道,道成肉身”的超越理念,使哲学重归宗教,直到启蒙时代的思想家,才挣脱神学的羁绊。
(2)万物皆流
赫拉克利特思想闪烁着智慧之光的,还有辩证法(Dialectic)则。他说“一切皆流,无物常住”的运动观,强调事物发展变化的绝对性、普遍性和永恒性。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、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观。
赫拉克利特的著名格言:“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”,这句活并非指不同河流之间的区别,而是说水流不息,人不能在不同时空踏进同一条河流。他认为事物都是相互转化,由冷变热,热转冷,湿变干,干又变湿,还明确地断言:“我们走向而又没有走向同一条河流。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。”他另一句名言就是“太阳每天都是新的” 。
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变动不居,这种转变是按照一定尺度和规律进行,这都由事物内部的对立面之冲突、斗争达到一定程度(即“临界点”)后,产生出某种结合与和谐,等到和谐受破坏又转化成新事物,这是他的辩证法思想的第二个面向。因此得出本原与万物皆可相互转化,却限于科学水平,未能详细说明转化过程如何进行,直到当代天文学的“宇宙大爆炸论”才解决这个千古难题。
(3)对立统一的辩证法
赫拉克利特也借用埃及人的“玛阿特”(Maat,即和谐有序的宇宙真理)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“和谐”概念,认为对立与冲突蕴藏着某种程度的和谐性。本原(原始的统一)不断地活动和变化,永不止歇地创造,创造即是毁灭,毁灭就是创造,两者是一体两面。他可说是古希腊哲学家当中,首位用朴素语言阐述辩证法要点的学者,连后世前苏联领导人列宁(Lenin)都给予他高度的评价,誉他为“辩证法的奠基人”。西方近代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承认,他把赫氏的思想纳入自己的逻辑学体系之中。
赫拉克利特对辩证法的最大贡献,在于他提出矛盾事物之间相互依赖、对立和转化,以达到平衡的状态,当失衡发生后,事物也随之消亡毁灭。这种对立冲突使世界充满生机,否则世界早就消亡、停滞或毁灭。他更点出,人类社会也同样受斗争支配,“战争是万有之父和万有之王”。
由于每件事物都是对立性质的统一,世上便没有一件事物具有永恒的性质,它们全既存在又不存在,赫拉克利特因此否认有任何固定不变的“原因”,也不存在万物的本原,人也无从掌握永恒的真理。
(4)其他
赫拉克利特是首位提出认识论(或知识论,Epistemology)问题的哲学家。他重视感觉经验,也最早提出感官经验是否可靠的疑问,提出人类有共同的智慧,开创后世将哲学从完全讨论外部世界,转向研究知识以及知识的主体 - 人本身,也就是“认识你自己”的先河。尼采(Nietzsche)说:"赫拉克利特永远不会过时"。
当一些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还在争论,究竟什么才算是无定形的本原时,有一派哲学家认为本原必须有规范性,这一派哲学家以伊利亚学派(Eleatic School)为代表。
伊利亚学派 - 本原恒存, 变化皆假
古希腊最早的唯心主义(Idealism)哲学,由伊利亚学派(Eleatics School)明确表达,其代表人物为巴门尼德斯(Parmenides)。开创此派的可能是赞诺芬尼斯(Xenophanes),主张“万物为一”、“一为神”,是公开引起哲学与宗教之争的第一人。
伊利亚学派的哲学家,认为宇宙万物以不生、不灭、不动的形态“存在”,感官经验的运动消长、更替等变化,都属于虚假幻象,全然否定自然学的研究价值(因其研究对象不是真正存在),自信人类的逻辑智慧远胜于感官印象,后世便称他们为“非自然哲学家”。
巴门尼德斯首次明确区分“思维”与“存在”,认为世界明显分成两个部分:一部分是人的主观认识(“思维”或“是者”),另一部分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世界(“存在”或“他者”)。在主体论方面,他又细分为两类认识,一类是感官经验,称之为“意见”;另一类是思想结晶,称之为“真理”。他的哲学立论,完全建立在这两类认识的对立矛盾基础上,而非赫拉克利特主张主客观世界的对立统一体。
在上述认识观基础上,巴门尼德斯认为以弗所学派所谓“一切皆流”的辩证论,纯属主观意见,而非从思想层次上说明真理,只能迷惑于客观世界的虚假幻象。他把所有“存在”、“可认识”或“设想”的事物,都归类为“有”,与之相异就归类为“无”,但“无”既然非感官所能认知,也就没有存在的可能,于是他便得出:万物只能属于“有”而非“无”,并非赫氏所主张“万物既存在又不存在,一切都向对立面转化“,给人理论空泛的感觉。
再进一步,巴门尼德斯认为既然“无”并不存在,世间也就无物可将“有”分割,便再推论“有”必然是完整的“一”而非“多”。如此,感官经验接触的万象既属于“多”,那它们也就不能是“一”而不能归类为“有”,因此他推论,所有运动变化都属于幻象,与幻象对立的必有一个真实的世界。他总结出:把握真理就必须与感官经验脱离,凭着纯粹的思想和逻辑思维(等同于纯粹的存在),才是迈向真理的康庄大道。
巴门尼德斯和其他自然哲学家的共同点,乃是他们都认同宇宙本原处于时空环境下的对象,别派所说的本原具有主观可形塑的性质(如物理性质、数字、语言文字或图形等符号),他相反地认为本原只能凭空用理性思辨和逻辑论辩,去把握的“是者” ,而非以“他者”型态出现,他因此成为西方唯心主义的最早代表。这种主客观分离的认识论,标志与原始朴素哲学不同的新哲学形态,即逻辑思维的新高度,成为了西方本体论(以存在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学说)的开端。
当巴门尼德提出存在论后,遭受人们无情的嘲讽,幸好他的学生芝诺(Zeno)对这些嘲讽进行回应,他的学说才得到捍卫。柏拉图的对话录中,有篇以他为名,肯定巴氏为伟大的哲学家,因为他“确实触及本原的深刻层次”,对往后的逻辑、知识论与形上学,皆有深刻的影响。
芝诺提出各种论证驳斥“变动”,认为若有变动,则必定与时空间相联系。既然时空间为无限可分,则任何有限的距离都包含无限数目的点,那么只要阿奇里斯(Achilles)让乌龟先走一步,他就算是飞毛腿也永远追不上乌龟了。他的说法并非诡辩,而是提醒大家,不能因为感觉到变动,就盲目接受那是真理。
小结
小结
由于以弗所学派和伊利亚学派的出现,哲学解释上的唯物和唯心、运动和静止的分野,开始明确化。前者把世界本原物质化,由物质运动规律决定精神世界的意识型态;后者认为人的思考法则,即逻辑思维规律高于物质存在,客观存在需要用思维去确定,不合逻辑思维就不可能存在(即是虚假幻象)。这种基本的分歧,此后贯穿西方哲学史的论争。
西方哲学演变至此,由于万物生成变化的本原,非感官所能知晓,人能感知的又有其局限性,而非普遍真理;但若本原非感官所能感知,那又会是什么及如何觉察?而本原又如何生成宇宙万物,又如何与变动不居的万物产生联系呢?这个类似“先有鸡还是先有蛋”式的僵局,尚待哲学后起之秀突破,却是一切哲学发展的基础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