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基伯(Leucippus)及其弟子德谟克利特(Democritus)和后来的伊壁鸠魯(Epikouros),相继提出世界是由原子(atom)组成的最富想象力推测,代表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,创立最接近现代科学观点的“原子论”。
留基伯:首创“虚空”、“原子”和“必然性”概念
留基伯融合伊利亚和米利都两大学派的思想,最早提出“绝对虚空”、“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”和“必然性”三个新概念,还留下定论:“任何事物都非无缘无故产生,都有其根源和必然性”。
德谟克利特:古典原子论的奠基者
德谟克利特在老师留基伯学说基础上,提出万物皆由“原子”构成,还首创“系统”(system)概念,甚至用“世界大系统”和“世界小系统”论述学说。他学说的内核虽是“原子论”,却把焦点开始转向社会和人性的伦理学领域,其“原子论”和“幸福论”,后被伊壁鸠鲁学派继承和发展。
微观原子论:发展“原子说”
至于德谟克利特的“虚空”概念,比其师更具有创造力。他针对伊利亚学派之否定虚空与变动,原子论认为”虚空“并非等同于不存在,只是相对原子的充实,两者皆属实在的物质。原子不充满宇宙,原子们之间、原子集之间留有许多空间,成为万物存在的前提条件,只有空间处于虚空的状态,事物才可置身其中。他还认为世界由原子在虚空的下坠运动(也就是引力作用)中,较快和较大的原子,碰撞挤压着较小的原子,产生侧向或旋转运动,构成不同形状和排列(“系统”)的结构。
宏观原子论:提出新宇宙系统观
宇宙(“大系统”)中有无数小世界(“小系统”)不断生成与灭亡,这些生灭变化,均由原本结合的原子分离,再以新形式结合的结果,人类生存的世界也不例外,连灵魂也由最活跃和最精致的原子构成,当它们分离后,灵魂也随肉体消亡。
根据上述理论,德谟克利特提出其“天体演化论”,由于原子碰撞等原因形成的旋涡运动中,较大原子被驱赶到旋涡中心,较小的被赶到外围。处在中心的大原子,相互聚集形成地球;较小原子产生环绕地球的旋转运动。地球外面的原子由于旋转而变得干燥,最后燃烧成各天体。后来,笛卡儿和康德提出新的漩涡学说,就是对他漩涡学说的发扬光大。
中观原子认:“幸福”伦理观
德谟克利特宣称快乐和幸福,才是人生目的而非神之恩赐,而且来自本身的选择和创造,他可说是西方最早的幸福伦理论代表。人之本性是求乐避苦,能求得快乐就是善,反之即是恶。他说:“海水同是最纯洁又最不纯洁。对于鱼,它能饮用有益;但对于人,它不能饮用且有害”。人应做于己有利的乐事,道德的标准就是快乐和幸福。
德谟克利特认为人之善恶,取决于灵魂。每个人都有独立意志和人格,人性善恶取决于灵魂选择接近善或恶灵。他强调德行不应限于外表言辞,更要有思想内涵和付以行动,不要流于空谈。他说: “理想的实现只靠做,不靠空谈。靠一张嘴而丝毫不实干,是虚伪和假仁假义的人”。
德谟克利特认为理智,能使人洞悉世界与人生,使人弃恶从善,驱除烦恼进入灵修境界。他说:“智慧有三果:一是思考周到,二是语言得当,三是行为公正”。他虽认为无知是犯罪之源,可通过德育和修养等主观努力改变人性(或创造“第二性” ),成为有德之人。他说:“善从何处来,恶也从何处生,避免邪恶的方法也会应运而生”,主张德育的教化,应以鼓励和说服为主。
德谟克利特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,还提出许多修养內容和方法,如谦虚、诚实、严于律己、言行一致、团结友爱、善于解剖自己等美德,都作出较深刻的论述。他说:“即使独处时,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,而要比在别人面前更为知耻”,“赞美固然是美事,对坏事加以赞美,反属欺骗和奸诈的行为”。他上述深刻的思想,有力地反驳所谓“德性不能传授”的唯心伦理观,对西方伦理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。
德谟克利特提倡“节制”,快乐的强化有赖于节制性的享乐和生活淡泊。他说:“追求美而不亵渎美,才是正当的喜好”和“无节制的纵欲违反健康”。从“节制”原则出发,他強调“知足常乐”的思想境界,他说:“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,永不能合乎公正”和“使人幸福,并非体格健壮或金钱,而是正义和才艺”。亚里士多德后把他这一思想继续发扬光大,提出西方伦理学上著名的“中道原则”。
德谟克利特还论证民主共和国,比贵族专制优越,反对国家权利过于集中,避免妨碍公共事业。当一切取决于国家,公民幸福也随之兴亡而浮沉。自由的价值高于奴役,在民主制度下过贫穷生活,也强过专制体制下享受所谓“幸福”。他也强调社会平等,虽然这概念并未伸延至女人与奴隶,却认为执政者应济贫,才不致撕裂社群。他说:“人们若不互相倾轧,则法律不必禁止任何人随心所欲地生活。嫉妒实在是纷扰的源泉”。
原子认识论:“影像说”
德谟克利特受水气蒸发及香味传递等感性直观,推测出“原子论”的可能,称得上是经验论者。他认为人之认识事物,乃是外在原子形成“影像”投射于感官和心灵的共同结果,这就是他的“影像说”。在他看来,原子之间并无本质上的区别,人们感知事物的颜色或味道都来自习惯。他还区分感性和理性认识,称前者为“暧昧的认识”,属于认识的最初阶段;后者为“真理的认识”,当人不能凭感官认知某些领域(例如原子和虚空)时,就需要更高级的后者协助。
德谟克利特主张宇宙万物相互联系,同受因果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所制约,例如原子在虚空中相互碰撞形成的旋涡运动就是“必然性”。他强调必然性时,也否定偶然性的认识论。至于鬼神,那只是原始人知识匮乏,畏惧自然臆造神解释未知事物。除了永恒的原子和“虚空”之外,宇宙间并无他物,也没有不灭的神灵。
德谟克利特的“原子论”清晰抽象,严密性和确切性远超其师,连前苏联领袖列宁都视他为古典唯物主义哲学的代表。其思想追随者虽不及苏格拉底“道德哲学”之众多,直到18世纪 “化学之父”拉瓦锡(Antoine Lavoisier)提出质量守恒定律(the principle of matter conservation,包括原子守恒、电荷守恒、元素守恒等方面),“原子论”重获新生,形成近代量子力学和系统科学。
古希腊自然哲学阶段的结束
古希腊哲学大致可分为两大支:一支从爱琴海东岸的米利都学派开始,经过赫拉克利特等人一直发展到原子论,研究万物生成变化的法则,开创西方唯物论哲学体系;另一支从西方意大利地区传入,以毕达哥拉斯学派和伊利亚学派为代表,寻求抽象的概念,为西方唯心论哲学开辟道路。
由于当时的科学尚处于萌芽状态,使古希腊人对自然的认识,往往停留在经验和猜测的层面,难以进一步向前发展。于是古希腊哲学家穷究天理的思辨主义哲学形态,遭到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抨击。
由于没有确实的科学证据,抽象性的“原子论”,又远超出古人把具体物质当本原的习惯。此后,哲学研究重心从天道转向人事的“智者论辩”阶段,标志着“宇宙本原论”阶段的落幕。但自然哲学仍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,从亚里士多德有近80%著作,属于这方面的讨论可看出端倪。
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依循严格的理性规范,探讨“一”与“多”、“动”与“静”、“感性”与“理性”等诸多关系,不同以往神话传说以笃信的虚构方式,研究宇宙本原和自然现象,完成古典哲学的早期形态。后世不应以目前的科学标准,检验当时某主张的谬误。古人不完全依赖实验结果,也缺乏先进仪器的客观条件。现在哲学界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方式虽有差异,仍一再赋予新的解释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