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22日星期一

埃及简介

埃及全名是"阿拉伯埃及共和国" (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),面积为100.2方平方公里,但近9成是沙漠。西面与利比亚为邻,南与苏丹交界,东临红海(Red Sea)与巴勒斯坦、以色列接壤,北临地中海。虽然在地理上埃及横跨亚、非两大洲,其版图中的小部分位于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,就属于西南亚地区,而半岛上有埃及最高峰凯瑟琳山(海拔2637公尺)大部分的国土仍处于东北非地区。

首都开罗,国旗启用于1984年10月4日,上面的红色代表革命和鲜血,白色代表光明的未来,黑色则代表埃及受外国压抑的长久历史。国旗中央的国徽被称为“萨拉丁之鹰”,鹰爪下方有用阿拉伯文写的埃及全国名。国歌为《祖国、祖国、祖国》。

埃及人口约7682万,主要为阿拉伯人和科普特人,是东北非人口最多的国家,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。国内有大约84%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,其余16%的人信仰基督教。它和伊拉克的两河流域、印度和中国同列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。

埃及国名的由来在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。一种认为它直接来自古希腊人对埃及的称谓,另一种认为它源自埃及人自己的叫法。

先看首个说法,指希腊人受埃及古都孟菲斯人影响,而当地人信仰创造万物的普塔神,便把当地称为“普塔神之地”(Aigyptos),还最早出现在著名的《荷马史诗》中,后又从希腊语转化成拉丁语,进而派生出今天的“Egypt”和汉语的埃及。

根据第二个说法,古埃及人把尼罗河河谷和下游三角洲地区的肥沃黑色土地,称为”凯麦特“(kemet),生活在古埃及周边的西亚和中东的各民族如亚述人、犹太人、腓尼基人以及后来的阿拉伯人等,都把埃及称为“米斯尔”(Misr),意思是“辽阔的国家”。中国宋代以后的史书上,就据此把埃及译成“勿斯里”、“密昔尔”、“迷思尔”、“密思儿”等。


地理环境

自有历史纪录以来,埃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,因为埃及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。在陆路上,它连接亚、非两洲;而在海路上,可透过苏伊士运河及红海连接地中海及印度洋。

埃及全境由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(Nile River)贯穿南北,河中有著名的六大瀑布,由阿斯旺高坝围成的纳赛尔水库,则是非洲著名的人工湖。尼罗河在埃及境内长1350公里,两岸形成宽约3 — 16公里的狭长河谷,并在首都开罗以北形成2.4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。尼罗河河谷及三角洲地带,虽只占埃及全国总面积的4%,但却是埃及99%的人口聚居所在。



尼罗河中下游流经埃及的富沃地区

埃及境内多沙漠,一般来说,沙漠地区不适合植物生长,更遑论发展农业。然而埃及不但未因此缺乏粮食,反而在这片土地上,发展出孤立而完整的古文明,一切都要归功于尼罗河的灌溉。沙漠地形不仅形成一道军事上天然屏障,也为埃及带来丰富的天然资源,像是金、铜、石灰岩、花岗岩、石油与天然气等。这些物产得以让埃及与邻国进行贸易往来,也为埃及带来繁荣富庶的生活。


古埃及分为上、下埃及两大区域,以孟斐斯(Memphis)为界,以南的尼罗河谷地是上埃及(Upper Egypt),以北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带至地中海岸则为下埃及(Lower Egypt),这大概也是世界上唯一把国土南部称为上面、北部称为下面的国家。目前,埃及分为27个省,其中包括5个城市省、上埃及8省、下埃及9省、沙漠地区5个边疆省。

埃及全境干燥少雨。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,1月的平均气温12℃,7月为26℃;年平均降水量50—200毫米。其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,炎热干燥,气温可达40℃,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毫米。另外,每年4-5月,埃及境内还有“五旬风”吹拂。
 

埃及经济主要依赖农业(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地和出口国)、石油出口、旅游业及劳务出口。它不仅是阿拉伯国家最大的消费市场,也是通往北非和东非的门户。埃及的通用货币是埃及镑(EGP),以1、5、10、20、50、100埃及镑。信用卡在埃及的很多旅馆、商店、餐馆内都可以使用。

新加坡所在时区是东八区,埃及开罗则在东二区,两者相差6个小时,比新加坡晚6个小时。另外,埃及在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周四,至9月的最后一个周四会实施夏令时,此时它比新加坡晚5个小时。

2013年7月4日凌晨,埃及军方罢黜上任仅一年的首位民选总统穆罕默德.穆尔西(Mohamed Morsi),成立临时政府和元首,并公布旨在协助埃及回归民主的政治过度“路线图”。這是埃及军方兩年半前,推翻当时的总統胡斯尼. 穆巴拉克(Hosni Mubarak)以來,再度出手推翻政府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