豪登省(Gauteng)占有南非全国1.5%的陆地面积,贡献全国GDP的34%,还占全非洲GDP的10%。该省包括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(Pretoria),以及该省省会约翰内斯堡(Johannesburg)。
比勒陀利亚距离坦博国际机场70公里,车程40分钟。先民纪念堂博物馆(Voortrekker Monument & Museum)在该市西南3公里的一处高地上,建于1938年,完成于1949年。建筑呈四方形,高达62公尺,由花岗岩巨石构造,数里外都可见到,成为比勒陀利亚市的重要地标。
博物馆纪念1834年至1840年期间“大迁徙”(The Great Trek)的历史,反映那时约2万名不满英国统治, 以荷兰移民后裔为主的白人先驱(旧称“布尔人”),有组织地成群结队,撤离开普殖民地(1806年成为英属殖民地)北上,带着他们的混血雇工,经长途跋涉深入到南非内陆,进行一次历史性的大迁徙。
哈瑞特.莫尔迪克(Gerard Moerdijk, 1890 - 1958)当年设计纪念堂时,就怀有这样的梦想:“要建造一座能屹立逾千年,将大迁徙历史故事,传颂千秋万世的纪念堂”,它果然当之无愧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。
为布尔人先民建造纪念堂的想法,最早可追溯到1888年。但直到1931年,这一想法才得以付诸实施。1935年,南非政府参与这一国家级项目的规划和实施。1938年12月16日,先民纪念堂奠基仪式隆重举行。11年后,即1949年12月16日,耗资约36万英镑修建的纪念堂,正式竣工开业。
先民纪念堂的建筑风格,具有鲜明的艺术装饰特点,包括在地的非洲元素,一切以荣耀先民为主题。纪念堂内的墙壁浮雕,描绘有关大迁徙的历史故事,展现早期先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。直到现在,它仍然记录着非洲白人和南非历史之间的渊源,布尔人后裔视其为“圣地”。
精神和寻梦的移民之旅
历史学家沃尔克认为,大迁徙是精神和寻梦之旅,影响广泛深远,至今仍是生活在南部非洲欧裔移民心目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。史学界认为布尔人北迁原因,源于他们对英国殖民当局及其政策的不满。
自1822年起,英国颁布一系列新政令,旨在破坏布尔人钟爱的生活方式,包括苛严的税制、土地分配制度,以及赋予地方治安机构更大的权力。1834年,布尔人更把废奴制,看做无法容忍的干涉。他们缺乏土地、资本和劳工,对未来生存发展倍感焦虑。
此前,一些对当局不满的人已先行到内陆进行考察。住在开普前沿地区的白人,主要以饲养家畜为生的农民,能否找到足够草地放牧牲畜,便决定迁徙的路线。虽然探路者对南非内陆情况,有足够的认识,但对于将来落脚处意见分歧,不同队伍的领袖采取不同的路线。
在北上跋涉途中,迁徙先民沿途接触到不同的文化,除了相互间的贸易和合作,也经常发生武装冲突。
估计大迁徙期间,布尔人分乘数十辆牛车及马车,浩浩荡荡向东和东北行进。他们境况艰难,倒下许多人。他们或以购买、缔约方式获取土著的土地,或凭借其军事优势,武力占有土地,终于占据了奥兰治河(Orange River)以北之地。
主要冲突发生在1838年12月16日。在那场决战中,大约470名布尔人,在安德里斯. 比勒陀利乌斯(Andries Pretorius)领导下,在恩康姆河重挫祖鲁族(Zulu)新国王丁冈带领的部队,击退超过12000名祖鲁战士的攻击,血流成河,后世称之为“血河之战”(Battle of Blood River),后来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,便以他的名字命名。
布尔先民们击败祖鲁人后,建立一个短命政权,尾随其后的英国人穷追不舍,迫使他们继续越过德拉肯斯(Drakensberg)山脉,来到遥远的内陆地区,在那里建立两个“南非共和国”: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(Transvaal)共和国。它们先后受英国承认,过起与世隔绝的生活,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,靠天吃饭。住房也是因陋就简,抹灰篱笆墙和黄泥小屋,成为早期开拓者定居的特征。
建筑装饰象征意义
先民纪念堂四周围着石墙,刻着64辆四轮牛车的浅浮雕,由大理石、花岗岩和水泥构建,造型完全按照大迁徙时所使用牛车的体积。每辆牛车长4.6公尺、高2.7公尺,共64辆,正是当年血河战役中牛羊的数量。先民当年作战时习惯将很多牛车,围成圆形阵营,构成由内向外的传统防御机制。
黑色锻铁大门以长矛状为其特色。长矛是祖鲁人的常见武器,先民和祖鲁人打交道时曾领教过其威力。
纪念堂四个外墙角,有四位先民领袖的花岗岩雕塑。每个雕塑高5.5公尺,其中三位非常著名:位于西北角分别是安德列斯.比勒陀利耶斯,东北角是彼得.瑞提夫(Piet Retief),西南角是亨德瑞克.波特吉特(Hendrik Potgieter)。位于东南角的雕塑是位无名氏,象征着所有其他无名领袖。
母子铜像雕塑高4公尺,由南非著名雕塑师安东.范.沃尔乌(Anton van Wouw)创作,纪念大迁徙时期的妇女和儿童,表彰妇女对历史文化和基督教价值的传承,所起的作用和贡献。在雕塑上方的花岗岩石墙上的四个角马,代表着丁干国王的士兵,象征妇女在敌人面前勇敢保护子女,以及大迁徙途中遭遇的凶险。
黑色角马作为丁干国王士兵的象征,源于口头传说。1838年2月4日,布尔人领袖彼得.瑞提夫,试图通过与祖鲁新领袖丁干国王谈判获得新土地。丁干在谈判过程中,下令杀死瑞提夫及其谈判队伍。据说,在签署领土转让协议时,丁干的皇家“牛栏”外,传来一阵喧闹的声音,瑞提夫问丁干这是什么声音,国王回答说:“那是我的角马兵团”。
开普柚木材质的前门,气势非凡,花岗岩水牛头象征着对纪念堂的保护。在南非所有动物中,水牛被认为是最凶悍的防卫者。
宏伟的纪念堂大厅,有四扇弓型黄色比利时玻璃窗,迎接游客进入。厅内大理石地面以石棺(Cenotaph)为中心,向外不断循环扩大的图案,体现“一石激起千层浪”的余波,荡漾整个纪念堂,象征先民的牺牲和奉献精神,将继续发扬光大,传遍全国。
纪念堂大厅的多块壁雕,是由华丽的大理石雕刻而成,长92公尺,高2.3公尺,总重量将近200吨,重现当年布尔人大迁徙的历史性画面。它由27个雕版组成,是整个纪念堂设计中的精华部分,由多位南非雕刻家共同负责制作。它们先用石膏版制作原型,完成后装船运往意大利,由那里的6位雕工按照原型,用大理石雕制而成再运回南非。
这幅“1835年先民撒离开普殖民地”浮雕图,描述布尔先民从开普殖民地区出发,把家当装到牛车上的场景。
这幅图展示当时先民的生活用品、农具、乐器和牲畜,图中每件物品都真实细腻,制作这组整体浮雕的三位雕刻家也被描绘出来,分别扮演先民拓荒者的模特角色。
这幅“彼得.瑞提夫成为布尔先民总督”浮雕图,描述从1837年开始大迁徙,布尔先民希望能有正确的领导人有效管理,民主选举出自己的管理团队。因为当时领导人之间关系紧张,便召开大会,一致推选彼得.瑞提夫为总督,他既是行政最高长官也是军事司令。
浮雕中彼得.瑞提夫单腿跪地,手按圣经。牧师埃瑞斯马斯.斯密特(Erasmus Smith)主持就职典礼,是左数第二人。
空棺由红色花岗岩建造,象征大迁徙期间牺牲的彼得.瑞提夫及所有先驱者的永久安息地。空棺顶部雕刻着几个大字“Ons vir jou, suid Afrika”(我们为南非而存在),这是前南非国歌“南非的召唤”里的一句歌词。
纪念堂穹顶中间,有个大圆形敞口,其上有个代表着地球的穹顶。如将此球体的线条向外延伸,就可用圈围整个纪念堂,象征着先民大迁徙涉及面广,影响深远。
每年12月16日这天正午,一束阳光从穹顶敞口直射到石棺上。这是设计师哈瑞特.莫尔迪克,根据纪念堂的模型比例推算,确定1949年12月16日纪念堂开幕礼时阳光的位置,使整座纪念堂成了巨大的日晷。阳光象征着上帝的祝福和恩典,藉此弘扬先民的精神,也保佑纪念堂的平安。
1938年大迁徙百年庆典期间,南非举办以青年人为主的全国火炬接力文化传承活动,活动终点正是先民纪念堂。先民纪念堂留下其中一把火炬,而这把火炬点燃的火苗一直燃烧至今,被保存在大厅,以示薪火相传迁徙过程中的大无畏精神。
纪念堂的奠基石,由前述的三位先民领袖之直系后代,在动工仪式上亲自摆放。奠基石背后藏有几份珍品:范.瑞比克(南非首批白人移民领袖)的日记复制本、彼得.瑞提夫与丁干国王的领土转让协议复制本、血河战役前先民们订立的誓约复制本、前南非国歌“南非的召唤”抄本,以及一套钦定版《荷兰语圣经》。
纪念堂顶部檐口,沿着建筑物四周,有一圈锯齿型三角状涟漪图案。根据设计师哈瑞特. 莫尔迪克的解释,这种水状图案,在古代建筑和文献中象征着肥沃,表示先民文化丰富深邃,必将世代流传。
大迁徙后的余响
1886年,约翰内斯堡地区发现黄金,隔年又在奥兰治河以北地区发现钻石,提高南非的战略地位,更深化英国和南非共和国之间的矛盾。同时,大英帝国主义分子赛西尔.罗德(Cecil Rhodes)暗中鼓动英国矿工,发动起义动摇共和国的政局,怂恿英国介入导致1899 - 1902年的盎格鲁 - 布尔战争(简称“英布战争”),最终导致英国并吞“南非共和国”。
英军为了追踪和消灭布尔人游击队,执行严酷的焦土政策,毁掉家园、庄稼和牲畜,还创立历史上首个集中营,把布尔妇女和儿童关进集中营。那场战争使成千上万布尔人和黑人难民死亡,迫使布尔人在1902年向英军投降,在比勒陀利亚签署《弗里尼欣和约》(The Peace of Vereeniging)。
英布战争对南非政治生态,产生深远的影响,大部分布尔人相信自己是英军暴行的牺牲品,决心通过把南非变成所有白人,而非英国人统治的国家,纠正所有的错误与不公。实际上,他们把那场战争说成不波及黑人的“白人战争”,并没有史学上的根据。
黑人被冲突双方招募当劳工和侦察兵,布尔人又比英军,更不愿发给黑人武器。英军焦土政策对农场的破坏及集中营,也造成大批黑人死亡,单是死于集中营就有14000人。但黑人们的苦难,完全被南非白人忽视,他们对战后补偿的渴望也落空。
新南非成立后,黑人民众曾要求拆除先民纪念堂,最终政府将其保留为历史古迹。至于英布战争之后,南非的历史如何发展,国家命运将走向何方?耍想知道这些答案,游客还应该参观和先民纪念堂同市的联合大厦,那就留待下篇游记讲解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