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世闻名的尼罗河(Nile River),被埃及人尊为“母亲河”,是全世界最长的河流。其上游支流在苏丹喀士穆交汇后,每年将非洲内陆的高山融雪和雨季的雨水注入埃及,穿过沙漠形成河谷,并在河谷两旁形成绿洲,然后浩浩荡荡北流到地中海,冲积出扇状三角洲。
尼罗河为干燥的埃及带来沃土和水源,使埃及得以发展农业,绿洲及三角州更是孕育出人类文明的关键,因此埃及等于尼罗河,正如黄河等同华夏文明。
尼罗河为干燥的埃及带来沃土和水源,使埃及得以发展农业,绿洲及三角州更是孕育出人类文明的关键,因此埃及等于尼罗河,正如黄河等同华夏文明。
“尼罗河”来自希腊语“Νειλος",原义是“河谷",而在古埃及语中,“尼罗河”的发音是“Iteru” ,即“大河”之义。它长达6795公里,是世界最长的河流,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,并列为非洲大陆的两大河流系统。
长期以来,人们以为尼罗河起源于维多利亚湖,但在2006年4月2日,由英国和纽两兰人所组成的探险队宣布,他们从维多利亚湖再向上溯源,最后发现其源头,位于中非的乌干达境内。
埃及是尼罗河的恩赐
有别于一般河流泛滥,因难以控制造成重大灾情,尼罗河则因其定期泛滥,为埃及带来农业发展。原本埃及终年降雨量甚少,但因尼罗河上游每年夏初的雪水融化和降雨,使得尼罗河在每年6到9月间固定泛滥,大致从夏至日算起,延续至100天,直到10月至隔年2月河水才逐渐退去,2月到6月则进入无水干旱期。
如此规律的泛滥,使埃及人可提早防范洪水侵袭,又可依据泛滥周期安排农作。当洪峰到达尼罗河河谷时,河水冲溢出河床,淹没两岸的土地,不仅将地层中的盐分冲刷掉,还把上游带来的养分渗入土壤。入秋后,河水慢慢消退,形成厚达15 - 23公尺富含矿物质的黑色黏土,“黑土”富含有机肥,十分肥沃,为埃及人带来丰富农获,使埃及自古就享有“地中海粮仓”的美誉。
如此规律的泛滥,使埃及人可提早防范洪水侵袭,又可依据泛滥周期安排农作。当洪峰到达尼罗河河谷时,河水冲溢出河床,淹没两岸的土地,不仅将地层中的盐分冲刷掉,还把上游带来的养分渗入土壤。入秋后,河水慢慢消退,形成厚达15 - 23公尺富含矿物质的黑色黏土,“黑土”富含有机肥,十分肥沃,为埃及人带来丰富农获,使埃及自古就享有“地中海粮仓”的美誉。
为了精确掌握尼罗河泛滥的日期,古埃及人发现当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东方升起时,就意味着河水要开始上涨,且两次泛滥相隔的时间大约是365天定为一年,并以太阳和天狼星同时升起的日子,当做每年的起始(相当于今六、七月),一年则分为12个月,每个月30天,剩下的5天则当做节日,这就是最早的太阳历。后来传入欧洲,经过罗马人不断的修改(儒略历),就成为现今所使用的阳历(格里历)。
尼罗河水退潮之后,大片的土地被黑色淤泥淹没,这些土地必须加以丈量和重画。埃及人为了精确的计算面积和体积,很早就专精于研究三角学和几何学原理,对于各种几何图形面积、体积的计算十分精准,什至已经知道分数和小数点的运用,运算程式亦相当繁复。除了丈量土地之外,埃及人也将精通的三角学和几何学用于金字塔建筑。
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(Herodorus)说:“Egypt was the gift of the Nile”(埃及是尼罗河的恩赐),用来形容埃及得天独厚。他还以略带夸张的口吻给我们描述埃及人赖以生存的尼罗河:
尼罗河水退潮之后,大片的土地被黑色淤泥淹没,这些土地必须加以丈量和重画。埃及人为了精确的计算面积和体积,很早就专精于研究三角学和几何学原理,对于各种几何图形面积、体积的计算十分精准,什至已经知道分数和小数点的运用,运算程式亦相当繁复。除了丈量土地之外,埃及人也将精通的三角学和几何学用于金字塔建筑。
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(Herodorus)说:“Egypt was the gift of the Nile”(埃及是尼罗河的恩赐),用来形容埃及得天独厚。他还以略带夸张的口吻给我们描述埃及人赖以生存的尼罗河:
“他们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,更不费劳力去获取成果,他们的收成并不需要用犁耕地、锄掘地,更不需要做其他地方人们必须做的工作。那里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,流到田地去灌溉,再等河水退回河床,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,让猪上去踩踏这些种子,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…。”
很多国家像中华文明、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文明,河流泛滥都造成大规模的洪涝灾害,唯独尼罗河是例外,泛滥成了福祉。而且,河水涨得越高,沿岸被淹没的地区越大,秋播时可以种植的面积也就越大,当年的收成就越好。所以洪水在尼罗河边是祝福,古埃及人也就不存在洪水灭世的神话。
与尼罗河息息相关的创世传说
从哲学和历史观点看,他们将世界视为尼罗河谷,等同一片南北垂直,从水里升起的土地,就像从混沌之水(冥海) - “努恩”(Nun)中,诞生出天地万物,形成其朴素的宇宙观。
古埃及人运用上述宇宙观,形成宗教信仰的基本概念。根据埃及的创世传说,宇宙最初除了努恩外,什么也没有。后来“原始丘”浮现在混沌之水中,带来了太阳神克奴姆(Atum),由他再透过手淫来创造诸神,又以一声声呼唤,创造了世间万物。
古埃及人运用上述宇宙观,形成宗教信仰的基本概念。根据埃及的创世传说,宇宙最初除了努恩外,什么也没有。后来“原始丘”浮现在混沌之水中,带来了太阳神克奴姆(Atum),由他再透过手淫来创造诸神,又以一声声呼唤,创造了世间万物。
克奴姆说:“苏比”,天地间就有了风;他说:“泰富那”,天空就下起了雨;他又说:“哈比”,于是一条大河从埃及流过,这就是尼罗,当他喊道:“男人和女人”,埃及城内就出现了许多人。埃及版的“神以说话创世造人”,提供日后移民到古埃及的犹太人,创作《旧约.创世纪》时的文学与宗教灵感。
古埃及人相信:尼罗河从洞穴中流出,由努恩提供水源,不断流向它的源头,再回流到表面上,形成永恒不变的重生循环。“原始丘”则对应着尼罗河流域洪水褪去后,裸露的黑沃土 -“科美特”(Kemet)。“科美特”是埃及古代的国号, 并引申为“社稷”、“家园”或“我们”之意。相对而言,沙漠地带则称为“底谢雷特” (Deshret), 意思是红土,引申为“沙层暴”或“恶者”之意。
尼罗河神为哈比,象征洪水泛滥带来沃土,使耕地获得重生,因而他又有“创造之神”甚至“众神之父”的别称,平衡水患与丰饶是其责任。他的外形通常是具有大肚子和丰满女性胸脯、蓝肤色、头上饰有纸莎草的男性形象,也化身为双头鹅的形象出现。他虽没有特定的供奉神殿,但其职责与埃及人们的生存息息相关,因而受尊崇的程度绝不逊于其他神祗。
赞颂尼罗河历来是埃及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,古埃及人编成长诗,用夸张的词句赞颂它,其中有一节说:“呵!尼罗河,我称赞你,你从大地涌流而出,养活着埃及,……一旦你的水流减少,人们就停止了呼吸。 ”
而古埃及有名的尼罗河颂诗,首推新王国时代麦尔纳普塔王子(拉美西斯二世之子)的《尼罗河颂》。 据埃及学者推论,该诗约为公元前13世纪的作品,共14节,在此引用其最后两节的部分礼赞:
“尼罗河的洪水啊,我已为你备好了祭品,并磨刀走向公牛, 举行盛筵欢迎你;.....”(第13节前半部)
“照耀,照耀! 尼罗河,你照耀!用他的牛群哺育着生命,用他的牧场哺育着公牛。 照耀着,尼罗河,你的光荣!” (第14节的后半部)
尼罗河的泛滥虽然为埃及人带来富庶的农业经济,但也带来不少灾害。如当水位过高时冲毁房舍、淹没财物和人命伤亡;水位过低时,则使边缘地区作物减少。为了降低尼罗河的灾害,及充分利用尼罗河的河水,埃及人陆续开发出各项先进的水利工程,如兴建防洪工程,以防止灾害的发生,以及兴建沟渠,如“引水渠”等水利设施,引水灌溉农田。此外,也发明了可以翻动松土的犁耙,让耕种更为容易。
据说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到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留学,求学期间常漫步于尼罗河畔。一遇到旱季,他总能看到农民辛苦提水浇地的景像,他灵机一动就发明了一种螺旋抽水机。这个机器以旋转螺杆的方式,将水从河里取出来,帮助人们节省了不少力气,直到二千年后的今天,埃及还在使用这项发明,而且今天所有用于海陆空的螺旋推进器,都是依据这个原理改进制造的。
古埃及分为两大区域,分界点大约在今天的孟斐斯(Memphis)。古埃及人形容他们的土地像朵莲花,孟斐斯以南的尼罗河谷地(上埃及)是花柄,北方三角洲地带至地中海岸(下埃及)是盛开的花苞。前者位处狭长的河谷,东西两侧山峦起伏,山外是一望无垠的沙漠,那里崇尚白色,纸莎草是其象征,国王头戴白冠,祟拜鹰神荷鲁斯(Horus);后者三角洲地形如展开的大扇子,从尼罗河谷地伸展开来,那里崇尚红色,莲花是其象征,国王头戴红冠,祟拜眼镜蛇神阿帕菲斯(Apophis)。
埃及国家及政治型态的形成也与尼罗河泛滥有关,举凡大型建设都需要强而有力的国家领导兴建,因此上下埃及的统一实可反映出这样的地理背景。原本埃及是由数个城邦所组成,经过一连串的兼并,上埃及的国王统一了全埃及,进入了古王国时代。埃及的国王也藉由尼罗河快速的掌握全国动态,使埃及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。
据说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到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留学,求学期间常漫步于尼罗河畔。一遇到旱季,他总能看到农民辛苦提水浇地的景像,他灵机一动就发明了一种螺旋抽水机。这个机器以旋转螺杆的方式,将水从河里取出来,帮助人们节省了不少力气,直到二千年后的今天,埃及还在使用这项发明,而且今天所有用于海陆空的螺旋推进器,都是依据这个原理改进制造的。
古埃及分为两大区域,分界点大约在今天的孟斐斯(Memphis)。古埃及人形容他们的土地像朵莲花,孟斐斯以南的尼罗河谷地(上埃及)是花柄,北方三角洲地带至地中海岸(下埃及)是盛开的花苞。前者位处狭长的河谷,东西两侧山峦起伏,山外是一望无垠的沙漠,那里崇尚白色,纸莎草是其象征,国王头戴白冠,祟拜鹰神荷鲁斯(Horus);后者三角洲地形如展开的大扇子,从尼罗河谷地伸展开来,那里崇尚红色,莲花是其象征,国王头戴红冠,祟拜眼镜蛇神阿帕菲斯(Apophis)。
埃及国家及政治型态的形成也与尼罗河泛滥有关,举凡大型建设都需要强而有力的国家领导兴建,因此上下埃及的统一实可反映出这样的地理背景。原本埃及是由数个城邦所组成,经过一连串的兼并,上埃及的国王统一了全埃及,进入了古王国时代。埃及的国王也藉由尼罗河快速的掌握全国动态,使埃及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。
埃及土地与沙漠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研究表明,尼罗河水污染导致38%的埃及人饮用水不洁,每年给埃及医疗、农业和渔业造成的损失,合计达16亿美元。笔者曾不信邪,在阿斯旺(Aswan)的最后一天,饮用尼罗河水,害得我后来从阿斯旺到开罗的夜班火车途中,一路上都泻肚子,最后连爬上金字塔的力气都没有。
尼罗河游轮服务
几千年来,尼罗河就一直是埃及运货、传递消息与命令、旅游或到其他地区的最省力又快捷的方法。由于尼罗河的关系,决定船为古埃及社会主要的交流工具。到埃及旅游,非得到尼罗河来趟巡游之旅,才不枉千里跋涉到那里。
从非洲内陆乘舟,顺着尼罗河北上,即可顺利通往地中海。由于风从地中海吹往埃及,所以若想溯河南下,只要张开船帆,一样可以轻易成行。而且船每次可以运送大量货物,所以下游三角洲收成的农作物也能运送到上游;而在上游采集的上等石材,自然也能靠船运送到下游地区,建筑宏伟的金字塔、神庙和宫殿。
根据考古推测,古埃及在公元前2000年时,尚未有“马车”的概念,最大的原因可能与船运发达有关。因为使用马车作运输的话,需要有动物做为“动力”,搬运量也有限,但在尼罗河上航行只需要水力和风力,只要有船就足够,实在不需特地去发明车辆去折腾一番。
当然,现代航行在尼罗河谷上,已看不到当年意大利旅者所说的,万舸千帆般川行河谷的“飞路卡风帆”(Felucca)和简陋的蒸汽船,取而代之的是豪华的游轮,让你享受古代埃及法老般的帝王享乐,还可把河谷两岸的美景风光尽收眼帘底下。
早年在尼罗河谷游船河,可从首都开罗游到阿布辛贝(Abu Simbel),现在北边因为河景变化不大,南边有高坝(High Dam)阻隔,行程已改由卢克索(Luxor)至阿斯旺之间游船河。游轮基本上每天深夜航行4小时,但也可视行程需要而变动。由于游轮在尼罗河沿岸优哉闲哉的航行,无形中让游客日间可浏览河畔美丽的风光。
尼罗河上目前的豪华五星级游轮,就有250艘,船顶天台设有游泳池,通常有3 - 8晚的行程可供选择,白天造访古迹或在船上泳池休息,尽情享受日光浴,或享用餐厅自助餐、酒吧等餐饮,还有按摩与香精浴桑拿等服务,傍晚则有茶聚、多样式鸡尾酒会、民间艺人的舞蹈与献艺、民歌手演唱及化装法老派对举行,让不同背景的游客尽兴。
努比亚音乐是埃及的独特文化遗产,但很遗憾,它在欧美地区比在埃及北部大城市更受欢迎。那些埃及城市对于任何来自南部的东西都很歧视,认为此等乃是下里巴人的音乐,不登大雅之堂。平常在开罗和亚历山大里亚的电视和广播,根本找不到努比亚音乐。反而是阿斯旺地区一位努比亚民间音乐家阿里哈森.谷班,从小为乡民们的婚礼和派对伴奏民族音乐,在1989年受邀至柏林的一场盛会中演奏,结果一呜惊人。
为什么他演奏的音乐如此受西方听众欢迎呢?因为他不像流行埃及北部的传统阿拉伯音乐,那么地沉闷而充满宗教味,而是融合四种不同的旋律,有点像非洲土著的音乐,混合基本简单的音乐节拍和感人的原音,使得努比亚音乐充满欢乐,容易温暖人心和平易近人,更能载歌载舞。
搭乘游轮是埃及游最舒适、最快捷和最安全的办法,游轮停泊的渡口都有荷枪的当地卫兵守护。
笔者接下来的行程,将从水路乘游轮阿曼达号(Amada),沿着尼罗河南下直达阿斯旺,探索上埃及河谷地区的旅游精华区。这一带以宁静河岸的田园风光为主,沿途会经过著名的艾德夫神庙(Edfu Temple)和孔翁伯神庙(Kom Ombo Temple)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